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秋高气爽,也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其中,诺如病毒以其强大的传染力,成为校园集体生活的“头号公敌”。为了保障您和身边人的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特别准备了这份防治指南,请大家仔细阅读,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一、 认识“诺如”:它是什么?
诺如病毒,俗称“冬季呕吐病”,但它全年均可发生,秋冬季尤为活跃。它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
· 主要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的、剧烈的呕吐和腹泻(水样便),可能伴有恶心、腹痛、低热等。通常称为“上吐下泻”。
· 病程特点: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人症状在2-3天内可自行好转。但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 传播途径:它是如何“横行”校园的?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性极强,极少量的病毒颗粒就可致病。
1. 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课桌椅),然后手接触到口、鼻、眼。
2. 食物/水传播: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
3. 气溶胶传播: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产生的气溶胶,被他人吸入也可导致感染。
校园高发场所: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卫生间等人员密集区域。
三、 核心防治:我们该如何做?
(一) 个人预防是关键
1. 勤洗手,用对方法:这是最有效、最简单的预防措施!
· 时机:餐前、便后、回宿舍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 方法: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至少20秒。

2. 注意饮食卫生:
· 不喝生水,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
· 食物要煮熟煮透,特别是在食堂就餐时,尽量选择彻底加热的食物。
· 不吃未熟透的食物(如生蚝等贝类海产品是诺如病毒高风险食物)。
3. 增强自身抵抗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锻炼,均衡营养。
(二) 突发情况应对:如果我/室友中招了怎么办?
1. 立即隔离:
· 立即回宿舍休息,并尽量减少与舍友、同学的接触,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恢复正常活动(因为康复后3天内仍有传染性)。
· 不坚持带病上课、工作,避免去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
2. 及时就医:
· 如症状严重(如频繁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迹象——口干、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请立即佩戴口罩前往校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病情。
3. 科学处理呕吐物/排泄物(非常重要!):
· 切勿直接处理!呕吐物会产生大量含病毒的气溶胶。
· 正确做法:
· 疏散:立即让周围同学疏散、开窗通风。
· 防护:处理者需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 覆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沾取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按说明书配比)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
· 消毒:对污染的地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 密封:清理使用的所有物品都需作为医疗废物装入黄色垃圾袋,密封后丢弃。
四、 重要提醒与辟谣
· 抗生素无效:诺如病毒是病毒,抗生素是杀细菌的,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扰乱肠道正常菌群。
· 对症治疗:目前无特效药,主要靠对症支持治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关键。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或清淡的汤、运动饮料等。
· 消毒首选含氯消毒剂:酒精对诺如病毒效果不佳。处理污染物或进行环境消毒时,请务必使用含氯消毒剂。
老师们,同学们,健康无小事,防控靠大家。让我们从认真洗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症状科学应对。多一份警惕,多一份安心,让我们携手努力,共筑校园健康屏障,平安度过这个秋天!
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工作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