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1412”的故事 ㉓ | 数商师生齐聚力,打造智慧仓储规划专家

发布时间:2025-07-28浏览次数:14

在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智慧物流规划创新工场”,由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师生组成的“1412”实践团队,历时2个月打造了《基于AI机器人的“上存下拣”智慧仓储规划方案》。这支由1名辅导员、4名班主任、10名学业导师和200名学生组成的师生创育融合体,正在用智慧物流的画笔,为企业物流数字化转型升级勾勒出崭新的发展图景。


初探AI+物流,锚定智慧仓储方向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头雁”,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决胜未来的关键引擎。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通过赋能物流行业,将形成物流新质生产力,加快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人工智能在仓储配送中的应用较多,催生出大量既懂物流、又懂信息技术的数智化物流人才需求。


本项目组聚焦人工智能在智慧仓储中的应用,以CAD绘图软件、数据分析软件为基本工具,以AGVRGV等智能仓储机器人为核心设备,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从业务调研、数据分析、需求确定、规划方案绘制、设备数量配置、投资估算等方面提供全流程智慧仓储规划方案。


三维赋能,师生共创破解行业痛点


校企协同育人。辅导员吴冬雪牵头组建“物流思政工作室”,通过多场行业劳模讲座深化职业认知;专业教师朱孟高带领学生全面学习智慧物流规划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CAD智慧仓储规划技巧,形成了集数据分析、方案绘制、业务流程设计、效率计算、设备配置等一整套规划体系;山东君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资深专家李敬斌提供技术指导,以真实规划案例为突破口,重点围绕AI机器人在智慧仓储中的应用开展研讨。在创新工场,总能看到师生开展物流仓储规划的场景,有的在用CAD软件绘制智慧仓储规划图,有的在用数据分析软件计算智能设备效率,有的在与企业沟通相关技术需求。


智慧攻坚,技术创新驱动方案落地


面对某电商物流中心仓储货位空间不足、效率需求高、商品SKU数量多的情况,为解决管理痛点,实现仓库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搬运,提高订单的拣选效率,项目团队创新性提出“上存下拣”模式,最终确定了立库RGV机器人+AGV机器人的组合型解决方案,实现了立库上层由RGV四向车系统进行搬运及储存货物,下方一层由AGV拣选货物的高效仓配模式,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整个智能仓设计4100个储位,配置5RGV四向穿梭车进行货物存取。4台提升机分别用于入库和出库,存储近7000件商品,出入库效率达到180/时。整个库区仅需2-3人就能够完成所有订单的拣选,基本实现了无人作业。

一层AGV拣选位


上层RGV存储位


成果丰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依托本项目研究成果,成功立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等重点课题1项,并获评2024年优秀课题三等奖。作为“1412”师生创育融合体的重要载体,工作室积极进行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将“双创”培养融入教师的科研活动和学生的社团活动。学生实际参与智慧物流仓储规划的全过程,一方面提升了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提升了随机应变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开阔了视野,利于综合素质提升。而教师也将规划项目融入课堂教学,丰富了课程资源,并通过学习任务转化,学生完成具有实际成果输出的作品,真正实现“做中学”。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大学城文化路888号
邮政编码: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