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理想与革命:多重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
作者:张太原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索书号: D23/1064
馆藏地点:综合书库
内容简介:大历史观下的聚焦:作者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活动置于历史长河中审视,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唯物史观、群众革命和理想社会等,能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找到类似因子,这种相通性促使马克思主义较快“中国化”。同时,该书以世界历史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视野,展现了世界变局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紧密联系,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世界担当。
理想与革命的解释框架:书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宏阔时空中展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理想社会愿景,依据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革命方法持续探索。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逻辑是选择先进思想建立先进政治组织,引领社会建立现代化民族国家并构建理想社会,中国共产党是这一逻辑的产物、推动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通过描绘理想社会形态吸引各界跟随,如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出和构建是创造“革命奇迹”的重要因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人的普遍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不断推进。
由专而通的体裁尝试:该书不同于一般通史著作,具有“以小见大”“由专而通”的特点。作者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典型问题来勾勒党的丰富历史面相,如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赋予“中华民族”新内涵,体现了中共观念、政策和现实目标的变化,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制度。全书主体 12 章均为专题性研究,如从毛泽东早年志业看党的初心、抗日战争与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及民族政策变动等,各章结合能反映每个时期党的主要活动,且“专中有通”,通过对专题的前后贯通梳理和论析,由“事”明“理”,释“理”晓“势”,呈现出别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

书名:《从五条脉络看百年党史》
作者:李捷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索书号: D23/1066:2
馆藏地点:综合书库
内容简介:道路探索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包括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相关内容,总结了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历史启示。
思想发展史: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回顾了百年思想发展史的原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次飞跃,包括第一次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同时总结了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的百年启示。
自身建设史:讲述了党的自身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如在大革命中起航,在历经挫折中百炼成钢,在延安时期臻于炉火纯青,在执政与改革中面临新考验,以及新时代党的革命性重塑与党建理论升华,强调了以自我革命统领社会革命的成功实践。
民族复兴史:强调了现代化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近代工业的艰难发展,以及党领导下实现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人民生活总体小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成就,展现了党继续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拓前进的决心。
走向世界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包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破西方封锁遏制、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内容,体现了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书名:《“两个结合”十二讲》
作者:陈先达著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索书号: D261.42/504
馆藏地点:综合书库
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十二讲,第一讲探讨了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即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第二讲阐述了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第三讲分析了坚持“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如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等;第四讲解读了“两个结合”的本质内涵;第五讲论述了实现“两个结合”的基本方式,包括坚持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等;第六讲强调了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底线;第七讲探讨了“两个结合”与历史辩证法的关系;第八讲总结了“两个结合”的历史经验;第九讲阐述了“两个结合”与需要处理好的关系;第十讲分析了“两个结合”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第十一讲论述了“两个结合”与积极培育文化自信的关系;第十二讲聚焦于“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书名:《新时代调查研究之道》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科研部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 D261.3/232
馆藏地点:综合书库
内容简介:该书紧密结合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解读了中央下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精神。针对调查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书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内容涵盖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辩证法,“六类型”“四实经”,“问题单”“十禁忌”,“群众尺”“任务书”等多个方面。这些方法和原则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实际成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通俗理论读物。

书名:《人格的魅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家与国》
作者:邵凡晶撰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 D263/347
馆藏地点:综合书库
内容简介:该书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为主线,通过精心鉴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饱含对家人、对国家热爱之情的遗书、手稿、家信等珍贵文献,深挖各类实物背后的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
全书分为“革命理想高于天”“丹心报国泪思亲”“一生长为国家忧”“深情皆为民所系”4个部分,共23 篇人物小传。前两部分聚焦于新中国成立之前,讲述了李大钊、萧楚女、方志敏、左权等为革命理想、为民族大义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后两部分聚焦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介绍了“铁人”王进喜、“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等时代榜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