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学活动的缓缓落幕,研学团的学子们迎来了他们旅程中的最后一站——尼山圣境。尼山,作为中国古代私塾教育的发源地,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寻文化之源,悟先哲智慧
进入尼山圣境,学子们来到了高达72米的孔子像前。这座巍峨的雕像不仅是对孔子的崇高致敬,更是对儒家文化永恒传承的象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大学堂尼山礼官的引导下,拾级而上,寓意将来学识水平越来越高;到达台阶最高处时音乐声响起,在极富感染力的画外音中,参加仪式的学员也进入台阶尽头的“智慧大门”。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箴言晓古今”,研学团成员们通过“手读论语”,在抄写速度的缓急变化中,领悟其中的禅意,体会快与慢的妙处,品味成功后的一刹惊艳。在灯光秀表演中,每位成员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随着光影的流转与变幻,论语中的智慧与教诲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那些古老而深刻的语句,在灯光的映衬下,不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随着尼山之旅落下帷幕,学子们纷纷表示,这次尼山圣境之旅不仅让他们深刻领略到了儒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研学之旅圆满落幕:闭营仪式见证成长
8 月 15日下午研学营结束六天学习任务,于曲阜儒学研究基地会议室举行闭营仪式。会议由学生处李友老师主持,研学团队全体成员参加。
仪式上,崔杨昇代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进行心得总结,回顾研学的内容与收获,并发表研学感悟。她表示,通过此次研学,真实地走进书本中所描述的地方,亲身体验和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素质,给予了他们无限的激励和启示。

总结
此次研学之旅,不仅丰富了研学团成员们的知识储备,还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也在一次次地挑战与协作中得以强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我们不应只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走进历史的长河,亲身体验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文字中的故事与场景。每次的驻足凝视、每次的深入交流、每次的亲手触摸,都让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份亲身的经历与体验,让我们对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迸发出更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图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